13 设为首页
收藏本站
联系我们
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
| 首 页 | 学习能力模拟图 | 对比欣赏 | 实时观点 | 十八街
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“守善致远 向善致高”

   “守善致远,向善致高”这是宗教在过去几千年发展中形成的既成事实,佛教表现尤为突出。这个事实不仅来源于人们不断的践行宗教教义而形成的认识,更是来源于人对自身的了解,体现出了古人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顶上智慧。
在每一个人的意识形态里就存在“善”和“恶”两种意识形态。“善”的意识形态的培养会使人更好地培养自身的习惯,更好地和周围自然界相处,容易形成良好的氛围,使人类社会形成一种凝聚力,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。“恶”的意识形态的养成则是突出个体意识,重视自我,对自然外围会起到压制作用,对外围具有有破坏性。“恶”的集聚会使整个社会走向分裂,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做空自己,使自己不能与时俱进,从而走向衰败。“善”是需要不断的保留和培养的,而“恶”则不需要花大力气,本身自带,一不留心,就会溜出来。所以说各种宗教一味地提倡向“善”,是在维护人类意识形态中的“善”,让“善”在人们的心里扎下根,让每个人意识中的“善”超过“恶”多一点。宗教的传播固守了人性中的“善”,抑制了人性中的“恶”,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存在和良性发展。一定程度可以说,宗教的存在扶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。
定性的来讲“善”的意识形态具有收缩性,是人能量聚集的方向。而“恶”则具有发散性,是人能量消失的方向。这样就容易理解易经里的“有就是无,无就是有”。“善”的意识在人的思想中长期存在,人会感到充实、自信、无畏,进而对周围环境感到安全。使人性变的比较单纯;“恶”的意识在人的思想中长期存在,人会感到空虚、不自信、恐惧,进而会对周围环境感到不安全。在“善”的意识主导下,人的思想平和,容易感知外来信息,能与时俱进;而在“恶”的意识主导下,人的思想会变的固执,不易感知外来信息,也就不易与时俱进。人性变的复杂多变。以人生来说,少年时期,人的意识“善”多于“恶”,人就容易与时俱进;人到老年时期,人的意识中的“恶”要多于“善”,人性变的复杂,固执,不能与时俱进。古人说,学习要趁年轻,就是这个原因。
虽然当今的社会科技高度发达,物质条件极度丰富,但还是难以阻挡人类社会发展的颓势。因为人类的意识中的“恶”要远超“善”。每天在竞争中生存,不是注重自身的修养,而是在竞争中不择手段,无所不用其极。使人自己的本质都腐烂了。社会继续存在下去,很难。
油瓶子倒了,就要有人去扶起。大家都有责任。
我们要不止于感知天地,而且也要让世界感知我们。每一个人都要发挥自身的“善”,让世界变得美好。每一个人要远离“恶”,让世界更趋于平和。虽然前路并不平坦,但只要做终会有希望。
为什么灾难不断,只为培养人类正确的意识形态……
人类只有不断经过血与火的历练和烤验,我们的思想才能得已提纯。我们不能醉生梦死,不能因科技的发达而骄傲自大,因为所有的一切在灾难面前只是一张白纸……
灾难看似来自然,但其中不乏人为因素……
始终要有敬畏自然的态度。不要习惯于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……

 

版权所有   禁止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