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的时候要“少吃多餐”,这是一九八六年上高中时的观点。这个观点是我当时结合在学习中的感受产生的。它的大概意思是:在学习时吃饭要多吃几顿,每顿要少吃点,不要吃的太饱。这样做了,吃过饭后,人会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。当时,美国加州大学心理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也有这样的观点。
这个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正确的,但现在看来,也是有些偏面性。当时只注重了学习的持续性。没有注意到学习能力的最大化。
其实,人的学习能力会随时间增长,慢慢降低。时间越长降的越低。如果在学习时,能不时停下来休息一下,再继续,效果会更好。正确使用学习能力,应该让能力处在最大化,这样的效果会更好。就象人白天工作,晚上要睡觉一样,要有张,有弛。学习中我们也有这样的感觉,学习好的同学上课时不一定45分钟都在专心听讲,而是拣重点听,专心听自己不太能弄清楚的,看见他们学习的还很是轻松。所以说学习也要讲效率,不能蛮干,要讲技巧。
仔细研究学术上的许多重大的突破,你会发现它们往往是在持续工作之后的短暂休息时产生的。这充分说明了能力最大化的重要性。这就象是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台词: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有力。要想使大脑发挥最大的能力,就要让它休息好。俗话说的,休息好才能工作好就是这个道理。
因此上说“少吃多餐”在现在来说也应该有一定的应用范围的。